新华网客户端 | 六大院士齐聚湛江!“最强大脑”高能输出,智慧渔业发展有何妙计?
日期:2023-02-15 17:32:10  发布人:zjwsys  浏览量:439 打印本文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到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这是“海洋牧场”第四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广东发展深远海养殖注入强有力的定心剂。

    同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潘德炉、麦康森、林君、刘少军、陈松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校专家和企业精英齐聚广东湛江,参加由湛江湾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智慧渔业高端论坛,共商智慧渔业发展大计。湛江市副市长吴国雄出席论坛并致辞,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湛江湾实验室执行主任欧先伟作主题报告。

    中国水产业“最强大脑”频频输出,农业跨界力量纷纷赋能,究竟为智慧渔业提出了哪些高质量发展妙计?

    发展深远海养殖势在必行

    多领域交叉合作助智慧渔业发展

    智慧渔业,即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渔业信息资源,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它可有效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养殖效率,真正实现养殖转型升级,使得渔业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能得以提升。

    “发展深远海养殖势在必行,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养殖,是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构建智能化的养殖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养殖转型升级,提升整个深海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能。”吴国雄致辞表示,不管是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还是科研力量,湛江发展深远海养殖,优势突出。

    湛江是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负10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域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海洋牧场的天然优势。同时拥有深海网箱3500个,占全省70%,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水产产业链年产值500多亿元,涵盖水产养殖、水产种业、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饲料辅料、配套服务等水产全产业链七大体系基本形成。

    此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赋予了湛江陆海联动发展重要节点城市、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的定位。2022年,湛江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湛江市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要以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为方向,构建大产业、大平台的发展新格局,打造“蓝色粮仓”,实现“藏粮于海”。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进一步明确了广东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抓手。

    “智慧渔业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高文现场发言表示,老一辈渔民划着船撒着网,靠天吃饭;年轻一代的接班人要刷着手机干活,就得靠人工智能吃饭。“希望通过这个论坛,大家都能互相找到兴趣点,用多领域交叉合作把智慧渔业、海洋经济这件事做好。”

    论坛现场,湛江湾实验室副主任严俊宣读《发展智慧渔业倡议书》。“我们联合倡议: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形成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的‘科研+企业’的战略力量,深耕感知技术、夯实数字底座、打通数字链路、构建数据中心、深化智能学习、完善自动装置,创建智慧渔业海洋鸿蒙生态系统,实现深远海养殖可持续发展!”

    聚齐中国水产“最强大脑”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驱动深远海养殖

    随着渔业产业升级需求驱动及政府扶持政策出台,深远海养殖产业虽然得到逐步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进一步创新驱动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表示,要融会贯通挖掘智慧的应用,重点抓好智慧渔业建设三个要点。一是新型装备,没有海洋装备,就谈不上海洋智慧发展。二是加强通信网建设,构建信息链,实现信息实时传输。三是数据,作为智慧渔业的灵魂,数字中心的建设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

    “对占了全球2/3水产养殖产量的中国来说,未来的空间在哪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麦康森强调,“在蓝色牧场,未来的深远海。”他欣喜于湛江湾实验室利用当地优势在智慧渔业中做的尝试,也希望各领域优势力量能通过智慧渔业,为未来真正要面临的劳动强度和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勘探地球物理与探测装备专家林君则认为,湛江湾实验室发展智慧渔业具有三个特色优势,一是深远海装备技术,二是湛江油田提供的能源支持,三是湛江水产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林君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智能感知探测技术相关的研究能为深远海的智慧渔业探索作出贡献。

    “发展深远海养殖,看中的就是海洋广阔的领域和优质的水资源,这是发展生态海洋渔业最重要的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刘少军希望,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能真真正正、扎扎实实为渔业发展插上数字这个高科技翅膀,推动深远海渔业稳步向前发展。

    作为从事水产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研究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物技术专家陈松林特别关注深远海养殖的种业板块,“在深远海养殖业中,适合深远海养殖的良种选育和苗种规模化繁育非常重要,应该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虑。”

    鉴于深远海养殖的特殊性,深远海养殖鱼类品种的选择不仅要立足品种特性和环境适应性,还要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既要选择市场认可度高,经济价值高,适合加工且已有良好的苗种繁育基础的海水鱼的品种进行生产和养殖。为此,陈松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南海重要海水鱼类苗种人工繁育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科研攻关,力争突破瞄准了工厂化批量生产,为良种选育提供技术基础和苗种支撑。二是尽快建设本地区的海水域内遗传育种平台和繁育基地,培育从事海水域内遗传育种和繁育的科研团队和技术力量。三是加强海水域内育种技术创新,加新品种研发进程。

    齐声吹响进军号角

    湛江湾实验室发力体系化科研创新

    湛江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海水养殖大市,海水养殖产业优势明显,养殖业和加工业规模大、基础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集群,为深远海养殖和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驻点于此的湛江湾实验室,是粤西地区首个获批设立的省实验室。其立足地方和产业发展所需,探索与企业、高效院所等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这一新型科研组织形式,推行体系化科研创新,在深远海养殖体系的养殖平台总体、养殖智能化、优质鱼种育繁推、养殖鱼类精深加工、养殖服务保障、养殖平台能源自供给、通信与大数据等七大板块进行全产业链同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如海洋鸿蒙系统等自主可控,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助力深远海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论坛上,湛江湾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鹏城实验室、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十家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齐声吹响向深远海养殖进军的嘹亮号角。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客户端


更多相关报道:       

    人民网:深耕海洋 数字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6名院士齐聚共商渔业发展大计        

    南方农村报:智慧渔业高端论坛在湛江举办 六大院士为筑牢蓝色粮仓献策      

    湛江日报:智慧渔业高端论坛在湛举行 数字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智慧渔业高端论坛在湛江举行        

    羊城晚报客户端:6名院士相聚湛江凝智聚力 数字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        

    湛江发布:6名院士齐聚湛江这个论坛,以后深海养鱼刷着手机搞掂......        

    农财宝典:六大院士来了!高文、潘德炉、麦康森、林君、刘少军、陈松林指路,智慧渔业这样干!

核发:zjwsys 点击数:439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