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龙头带动平台赋能 科创企业破壳而出
日期:2022-08-26 11:39:57  发布人:zjwsys  浏览量:269 打印本文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四位院士齐聚一堂共商CCUS技术难题;首个院士工作站(海洋勘探地球物理探测装备研究林君院士工作站)和首个院士工作室(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刘少军院士工作室)挂牌落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在粤西地区排名第一……

    赋能高质量发展,湛江科技创新正在驶入快车道。日前,湛江市召开2022年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会上提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打好创新平台、创新主体、科技应用、创新生态、科技人才“五张牌”,奋力推动区域创新中心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支撑。如何打好湛江科技创新的第一张牌?湛江给出的答案是,加快建设以省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以省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为骨干,以国家级、省级高新区为桥梁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打造更多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力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 傅晓冰

    实习生 马文创

    通讯员 黄光耀

 

    向海图强

    打造多个重大创新平台

    近年来,湛江加快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湛江湾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集聚承载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支撑科技服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昔日无人问津的湛江湾东岸小滩涂,蝶变成投资置业的新热土,这里强势崛起一座高新产业园区——湛江国家高新区。2021年,湛江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95.38亿元,居粤东西北第一,增长29.5%,成为湛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位于湛江坡头区的海东园区是湛江国家高新区的主园区,主要依托湛江湾实验室、深圳鹏城实验室、中海油等单位、企业和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高校,重点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等。目前,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关键工程总部研发大楼南北钢结构塔楼已封顶,预计今年底基本建成。实验室主要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三个领域,深海养殖技术与装备、海洋能源绿色开发两条主线,着力打造一个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产业集群。

    湛江湾实验室依托海洋优势,加大科研力度,取得累累硕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深海油气探测可控震源系统试验样机;国内首台套适应深远海工况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投入试验;开发出国内首套50kW级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试验平台;突破深远海适养鱼类高体鰤的人工繁殖技术……

    湛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湛江湾实验室的建设以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创新链,“湛江湾实验室一方面是解决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一方面是试图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个产品,乃至一个产业。”

 

    校地合作

    培育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

    通过不断建立完善研发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出台《湛江市重点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和《湛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湛江规范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推进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工作。

    为提高湛江市研发机构质量水平,湛江以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引进建设或本土培养一批与地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水平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省市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

    截至目前,湛江全市拥有研发机构454家,包括省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和市级工程中心等一系列平台。其中,新型研发机构是集科研、孵化、资本于一体的平台,是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的利器。

    相比于传统研究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成果转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独立法人机构,是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目前,湛江有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16年成立的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下称“研究院”)是湛江市第一个事业单位性质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以海洋医药大健康产业为主导。

    “利用研究院这个平台载体,可以将本地高校、研究院所、药企资源汇合起来,提高湛江的海洋医药力量,打造承接海洋生物医药的科技平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吴斌华介绍,另一方面就是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让创新成果走出去,在这方面此前已经有海洋藻类成功转化的案例。

    “接下来我们将着重补充工程技术方面力量,弥补我们研究所工科薄弱的劣势。”吴斌华说,近年来,湛江深入实施“领航计划”“海洋产业人才振兴计划”等扶持项目以及揭榜挂帅制人才团队项目,不断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

 

    厚植载体

    一站式孵化高新技术企业

    苏楠祺是湛江市首家民营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智圆谷科技企业孵化器(下称“智圆谷”)总经理,孵化器行业的一名“老兵”。2016年,他便负责智圆谷的运营和维护。在孵化器的辅助下,他见证许多科技企业像鸡蛋一样孵化,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智圆谷位于赤坎区海田物流产业园内,地理位置优越,众多创业者纷至沓来。一个初创型企业耗费成本的地方在于场地办公费用和人员费用,苏楠祺表示,入驻智圆谷的企业无需准备太多,带一台电脑即可办公,租金200元/月,水、电、网络属于共享,创业人员无需额外承担费用。

    孵化器是企业成长的摇篮。渔仁堂生物科技(湛江)有限公司于2017年入驻智圆谷,智圆谷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辅导、开业指导、政策和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等全覆盖的“一站式”服务,短短几年时间,该公司已成为一家集海洋微生物制品和海洋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像渔仁堂生物科技这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关注重点,湛江统筹运用“大专项+任务清单”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据介绍,目前湛江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众创空间17家,在孵企业648家,同比增长14.89%。

    如今,湛江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树标提质”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02家,比增43.13%。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

核发:zjwsys 点击数:269 收藏本页